(通讯员:焦祖卿 马金明 孙志坤)近年来,沙湾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服务“三农”的基础性工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
眼下,正值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沙湾市大泉乡烧坊庄子村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棉田里,一台大马力拖拉机正在进行覆土作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洪涛和社员也忙着查看作业质量,为下一步的田管工作做好准备。
沙湾市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与社员查看棉花长势情况。(拍摄:马金明)
沙湾市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说:“在棉花管理的现阶段,我们正在做覆土的收尾工作,接下来要进行再中耕,在中耕过程中,再进行一次轻微的化调,保证棉花的棉苗苗齐、苗壮,为棉花灌溉打好基础。”
沙湾是农业大市,大宗农作物种植、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近几年,沙湾市还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力度,加大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农户正在给玉米喷施农药,加强田间管理。(拍摄:马金明)
沙湾市双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说:“通过这几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现有的管网改造,特别是数字化农业的一些新设备的引入,以及超宽膜棉花栽培技术的应用,每亩地可以节约用水75立方左右,可以省肥料10%,能省20%左右的人工费,这样能节约成本200元左右。每亩地棉花近三年平均增产40公斤,可以增加近300元的收益。”
这两天,冬小麦进入抽穗灌浆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在沙湾市西戈壁镇,种粮大户叶程正用植保无人机为自家种植的1500亩冬小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效地提升了耕地地力水平,让粮食丰产丰收的底气更足了。
沙湾市西戈壁镇种粮大户叶程说:“从2019年高标准农田改造到2023年,产量每年逐渐递增,去年单产量大概是600公斤以上,这段时间我们要加强管理,争取今年的产量与去年持平。”
2024年,沙湾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改造提升农田3万亩,配套建设灌溉排水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田间道路工程、耕地质量监测及其他工程等。
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潘建春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树成网、旱可灌、涝可排,可有效改善农田生产环境,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2024年,沙湾市粮食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冬麦面积10.5万亩,玉米面积39.5万亩。今年,沙湾市积极落实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玉米宽膜密植栽培管理技术、小麦高产密植技术,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增产增效。
沙湾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潘建春说:“通过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就是要把专家产量变成农户产量,把典型产量变成大田产量,提高粮食综合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