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方礼 史智慧)
在喀什市北湖生态湿地公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漫步其间,波光粼粼的湖面、郁郁葱葱的林木、干净整洁的步道,无不让人心旷神怡。这里,是喀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更是当地人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5月30日,记者来到北湖生态湿地公园,公园内随处可见休闲锻炼的市民。“水清了,岸美了,路宽了。到了晚上,好看极了!”“没想到几年前光秃秃的河岸,现在成了家门口休闲的好去处。”群众的心声,是对吐曼河生态治理效果的最好诠释。
喀什生态环境改善见成效。杜晓斌摄
科学治污 蓝天碧水净土齐守护
近年来,喀什地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在蓝天保卫战中,喀什地区靶向发力、科学施策,不仅完成了大量农村“煤改电”工程,还推进了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并持续加强扬尘防治。
在水环境治理上,喀什地区建成多座中水库,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废矿物油污染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和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排查整治行动。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喀什地区空气更清新、水质更洁净、土壤更安全。
喀什生态环境改善见成效。杜晓斌摄
数据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绿色蜕变:自“十四五”以来,喀什地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03.86万亩;建成中水库12座,总库容达到2207万立方米,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补水工作全面推进,湿地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提升,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2023年,PM2.5平均浓度降到47微克/立方米,同比2022年下降2.1%。
同时,喀什地区积极开展废矿物油污染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和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排查整治行动,积极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利用工作,全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产业兴旺 生态引领致富路
如何向生态要效益?喀什地区因地制宜,深入贯彻“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特色林果业产业发展,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和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沙区特色经济作物种植。
莎车县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种植万寿菊10万亩;麦盖提县依托26 万亩梭梭林资源,累计发展梭梭—肉苁蓉基地7万亩;疏附县采取“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种植沙棘1万亩,带动当地沙棘产业发展......
沙区特色林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2023年,喀什地区沙区特色林果种植面积582.64万亩,总产量200.94万吨,产值175.90亿元。
推动旅游繁荣,喀什地区逐步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沙漠、雪山、森林、草原、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喀什地区结合岳普湖县、麦盖提县国家沙漠公园,泽普县、巴楚县国家森林公园等建设,在持续做优特色产品线路的基础上,提升旅游发展层次,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积极打造边疆精品旅游。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壮美的自然风光,体验到浓郁的民俗风情,还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特色美食,购买到精美的手工艺品。
清洁能源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喀什地区紧跟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步伐,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以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为核心,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喀什的新能源产业布局中,光伏产业尤为引人注目。喀什地区年总日照时数高达2800小时左右,沙漠、戈壁等土地资源丰富,具备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理想条件。随着一系列光伏项目的建成投产,喀什地区的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目前,广东能源莎车200万千瓦、深圳能源疏勒200万千瓦、粤水电巴楚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光伏+防沙治沙、光伏+园区低碳转型”有序推动。2023年,喀什地区440万千瓦市场化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底,喀什地区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668.6万千瓦。
以新能源发展为基础,喀什地区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创建,推动区内企业、园区积极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产业链、能效“领跑者”、节水型企业建设工作,加强新能源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喀什生态环境改善见成效。杜晓斌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