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播种的时候,播种量控制在每亩0.8至1公斤,行距控制在40厘米至60厘米,播种深度在3至4厘米……”。
7月3日,在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实验田里,新疆畜牧科学院饲草料研究所和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正在对新引进的饲用高粱进行指导播种,这也是乌什县首次试种新品种饲用高粱。
“我们这次选用的极光和海狮这两种饲用高料,特别适合麦后复播,它的含糖量比较高,生长速度快,每亩可产青储饲料5吨左右,比玉米要多产青储饲料1.5吨左右。”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席琳乔说。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工作队积极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接,协调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饲草料研究所以及塔里木大学优质饲草技术专家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引进太空芦竹和饲用高粱进行试种植。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驻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工作队队员杨光说:“经过专家对乌什县的土壤进行检测得出,乌什县土壤盐碱含量比较高,饲用高粱和太空芦竹能够比较好的改善土壤盐碱度,此次试种如果成功,我们将进行全面推广。”
此次,专家们不仅带来了太空芦竹栽培和饲用高粱种植技术,牛羊人工授精技术也被带进了村里。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专家刘志强说:“人工授精技术能够很好的保证生产母羊的产羔率,两年可以产三次羔,此次我们人工授精的羊羔属于杂交羊,这种羊的尾巴比较小,脂肪相对普通羊少,所以产肉量是比较高的。”
“饲用高粱和太空芦竹种植技术和牛羊人工授精技术,我们也是手把手的向村民进行的传授,从选地、品种选择、种植包括饲养,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进行全程跟踪参与,每一批培训的人员都是固定的,保证技术能够落地生根,为村民增收致富。”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席琳乔说。(全媒体记者:马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