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是央视2020《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给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也是我初识张桂梅老师。
在闪耀着光芒的电视屏幕里,65岁的张桂梅老师,身形瘦弱,一张脸布满风霜却充满力量。她是学生们心中的“校长妈妈”,也是点亮大山女孩儿的一盏明灯!
只记得当时是一边看一边跟着流泪,真的是没有想到在如今的社会,竟然还有这样忘我和无私奉献的人。
特别是了解了张老师的家庭情况,在青年时代先后失去双亲,由姐姐照顾长大,在中年又失去挚爱的丈夫,无儿无女时,忍不住湿了双眼。我在想,在经历这么多苦难后,换作一般女人,光是从痛苦中站起来就已经很难了,而张老师是究竟是靠着什么,不仅坚强的站了起来,还经过艰苦奋斗,亲手创办了华坪女高呢?
从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到帮助1804名贫困女生考上了大学,走出大山,到教会女孩子们改变命运走出一条条新的人生路。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成就了这一切,从一个平凡的女老师到如今的不平凡的时代楷模?这个问题,我一直没弄懂。
我带着崇敬的心看完了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和人生故事,看到她孑然一身,身患多种疾病,依然对梦想充满激情,看到她用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深刻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时,内心感慨不已。
九十年代,在华坪这样一个被大山环绕的小县城中,女孩儿们几乎没有长期接受教育的权利。明明是在生命中的繁花最盛处,面对似锦的青春,她们却只能黯然退场。在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张桂梅老师的出现犹如一朵梅花的盛开,傲雪临霜,挺拔而又坚韧。张桂梅老师带给了女孩们希望和尊严,也带给了她们支撑梦想的勇气,更教会了她们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或许没人比她更严厉,或许也没人比她更温情。建校14年来,2000多名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了命运。高考时,张桂梅一直坚持12年送考、陪考,从未缺席过。
初识张桂梅老师时,只是感慨和感动,内心并无太大波澜,毕竟在中华大地上,让我们崇敬的仁师犹如繁星。但在看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介绍后,我忍不住百度,搜完第一个故事后,又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搜,一个一个看完,这些故事一遍一遍刷新着我对张老师的初识印象,我懂了,也明白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当主持人问张桂梅,你的信仰是什么?她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我这里,可能还停留在书面上,口号上,但是在张老师那里,这句话却是有分量的,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上的。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区别和差距吧?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想,张桂梅老师,就是用她的一生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句话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训,也是张桂梅校长对女高学生注入的激励和信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张桂梅老师的故事里,我忽然感到很愧疚,我深刻地体会到理想、信念还有信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她的每一句教导都充满了力量。在2024,在新起点,我要以张桂梅老师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榜样,从“高山精神”、“燃灯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找到不断前行的动力。
作者:朱丽娟